先道个歉。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我从开幕式到正式比赛,一次都没在电视里看过。只是偶尔上网看看相关的新闻。主要原因,当然还是杂务缠身。其次,便是我连一个最起码的体育迷也算不上啊!然而,当我今晚获悉16岁的中国游泳小将叶诗文,以4分28秒43的惊人成绩赢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还成了近33年来最年轻的游泳世界冠军时,那份心里的高兴劲儿,真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
何以如此?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7月下旬,当时在上海举行的游泳世锦赛上,还只有15岁的小姑娘叶诗文,也曾光芒四射,而且也是在她比赛接近尾声还落后于几位世界名将之际,仅在最后的自由泳冲刺中神奇逆转,以0.01秒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当时的200米混合泳世界纪录保持者库克尔斯,赢得该项目的金牌。
我当初乃至此刻的激动,当然绝不是因为这个小姑娘获得了一枚世界大赛的金牌(中国的年轻体育选手获得世界金牌的人多着呢,却从没让我如此癫狂过)。或许只是这小姑娘自然流溢出来的,那种在通常竞技者身上极少见的朴实、单纯、从容、淡定和倏然爆发的神奇力量,加之她在碧波上那矫健的身姿和颇富诗意的名字,都在我脑海里产生了奇妙的混合与发酵,竟然使我在无数次观看她那场最初破世界纪录的比赛视频的当天,写下了我平生第一首赞美一个运动员而且是一个小姑娘的新诗:《叶诗文,一片绿叶的诗》,发表在我的网易、新浪博客上。
说来也是凑巧!恰好也在昨天——即小姑娘在伦敦奥运会上再次获得世界金牌而且是打破了世界纪录的日子——我刚好应家乡一个新创办诗刊之约,拼凑出了近期所作的一组旧体诗和一组新诗发过去,让他们滥竽充数地刊发在创刊号上。新诗的题目叫《邓遂夫现代诗一束(五首)》,最末一首便是《叶诗文,一片绿叶的诗》。你看,她早不拿金牌晚不拿金牌,偏偏在我选出这首诗来要重新发表的这一天深夜,她竟然又拿了金牌,还创造了一个大大的世界纪录——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我不知道网友是否还记得我去年博客上的这首赞美诗。反正,现在为了庆贺这位小姑娘再次创造奇迹,并预祝她“将奇迹进行到底”,我就干脆把这些曾经先后在我博客上发表过、有些还被报刊转载过的新诗——既有赞歌也有挽歌,再加上一首我不曾示人的恋歌——本来是凑在一块儿重发于家乡诗刊的,趁机先在这里亮亮相。只是把写叶诗文的那首从末尾提到最前面,再加上这么一段略似序言的文字以表庆贺之意。
糟糕!我打字太慢,一不小心就过零点了。前面那些文字里的“今天”岂不成了“昨天”?管他呢,为了让有兴趣的博友早一点读到这几首汇总起来的歪诗,我就不再去复查修改这一发文时间与叙述口吻之间的微小差异了吧!
2012年7月31日0:39:24 匆草
邓遂夫现代诗一束(五首)
叶诗文,一片绿叶的诗
原载本博客 2011-07-25 23:10:34 网易阅读(下同)11458
7月末,16岁的中国选手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
上以分别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纪录的成绩,连夺女子
400米和200米混合泳两枚金牌。去年也是7月末,15
岁的她以同样惊人的成绩,超越当时的世界冠军而获
得游泳世锦赛金牌。我谨以去年写在博客上的这首赞
美诗,再次表达对她的欣赏与祝贺!
——作者 2012年8月1日补记
今天
世界锦标赛的泳道
像一条大河
银鱼般穿梭的女选手
激浪扬波
叶诗文
一片绿叶的诗
在水上轻轻掠过
倏地
耸立于世界冠军领奖台
羞涩地 甜甜地
和着国歌
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
稚气未脱呀
竟能在最后冲刺的瞬间
眼睁睁
把领先的几位世界级大腕儿
逐一越过
“当时,你想的是什么?”
“我就想,我一定能追上她!”
她?库克尔斯——
此前的世界冠军
女子200米混合泳世界纪录保持者
就这么简单
却又如此执著
这便是
一片绿叶的诗
在时光里抒写着
强者的传说
2011年7月25日晚 于自贡释梦斋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叶诗文小将又获一金!至此,她已获得本次伦敦奥运会两枚金牌,并分别打破该两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和奥运纪录。
这说明,自去年以来,我这个体育外行对她并没有看走眼,当时狂热地写出上述赞美诗也实至名归。特此补发几张她第二次夺冠后的新闻图片,再次向她表示祝贺!(博主 补记)
8月2日的伦敦新闻发布会上,叶诗文平生第一次化了点淡妆,略显羞涩。下面是她在冠军龙服上签名。
献给西单女孩
原载本博客 2010-09-18 13:19 阅读24033
身后
略显嘈杂的电视节目
怎么忽然安静
一缕
轻柔曼妙的女声
如天籁
滑入耳鼓
撞向心房最柔软的部位
哦,是西单女孩
一个中国的地铁歌手
从农家走出的流浪艺人
在央视舞台
弹着吉它吟唱
自编的沧桑之曲
我闭着眼睛品味
再睁开
看见小草般质朴的身影
那撞向心房的旋律
直上眼眶
催一汪酸泪
怎么啦
一个铁铮铮的汉子
忽然间柔肠寸断
不,不是同情
没有怜悯
脑子里一片空灵
连意念
也无
是超乎一切的音乐魅力
在冲击
情感与美感之堤
有轰然而泻的
淋漓感动
忽然间我也想唱
唱一支两千年的国风
献给你
2010年9月18日午 疾就
农民工流浪歌手
原载本博客 2010-11-09 21:20 阅读4568
刚刚有个西单女孩
以沧桑之歌
唱响央视舞台
如今的星光大道
又有两位农民工流浪歌手
大放异彩
“北京,北京
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
也许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评委的眼中
闪着泪光
雷鸣般的掌声
铺天盖地
而我
陷入深深的沉思
打动人心的
是他们的歌声
还是歌声所流淌的
忧郁
人们所关注的
是底层人民的辛酸
还是少数权势者
过分的巧取豪夺
与奢靡
一个崛起的世界大国
经济称雄
富豪无数
该多么令人振奋
可推土机加电警棍
强拆了
老百姓的栖身之所
筑起的却是
特权者狂妄的“白宫”
官二代过亿的豪宅
“当官不为民作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
理想中的七品芝麻官
你去哪儿了
真卖红薯去了吗
“回来吧,回来哟……”
我的心在呼唤
也在哭泣……
2010年11月9日于北京
挽自杀女研生杨元元
原载本博客 2010-09-18 13:19 阅读24033
看了报载的消息,心里好堵!化作一曲
挽歌,随风而逝……
你像一片秋叶
悄然陨落
在黎明前的校园里
早上八点半就要表演的莎剧
缺席了
悲剧女主角
想象中
你是美丽的
也必定是忧郁、自卑、甚至寒碜的
这都无损于你内在的高贵
但你自绝时
比三毛还要难看的
蹲姿
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噩梦
杨元元自杀的毛巾,挂在学生宿舍卫生间水龙头上。她是把脖子伸进毛巾
套,背过身半蹲着掂了脚尖,才拼命挣扎着气绝的。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
是什么
夺走了你的生命
是迟迟不能报答亲恩的内疚?
是身处繁华都市的贫窘?
还是,崛起的大国
一个莘莘学子的艰辛?
不,好像都不是
那么,是雾一样弥漫的冷漠?
长久面对冷漠的无助?
是尊严之堤
被无情摧毁的崩溃?
还是黯淡了理想与信念的绝望?
网上的杨元元生前照片,摄于2002年的上海外滩。为保护隐私,面部打了马赛克!
偏偏又是在上海
这个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国地标
曾经埋葬过阮玲玉的大都会
又一个弱女子的遗言里
我仿佛听见
人—心—可—畏
2009年12月18日 于北京
梦
此诗未发表过,系本次首发。
一
穿过长长的夜的隧道
悠悠的风
高原上的古城
吐着微光
神秘而诱人
揉碎的心
向宇宙深处
散落
二
柔风轻拂的发丝
在洁白颈项间
滑动
如夜空中的黄果树瀑布
我渴望
伸开双臂
拥抱盛夏的清凉
醉人的芬芳
三
人群如蚁
像五彩缤纷的海洋
眼睛隐隐作痛
怎么也看不见你的倩影
一片空阔的地平线
透出橘红色
乐声金属般辉煌
冉冉升起
你嫣然的笑
依旧是裙裾袅娜
姗姗而来
却总也到不了
我身边
评论